贾长生对这个方案表示满意,他说道:“此次岛国贼寇的偷袭,是对我大隋的挑衅。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隋帝国不是好惹的。众卿务必齐心协力,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厅。
会议结束后,贾长生独自一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大海,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场与岛国的战争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他毫不畏惧。他坚信,只要大隋的将士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捍卫大隋的尊严和荣誉。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隋帝国上下一片忙碌。陈渊精心挑选了一批精干的间谍,秘密送往岛国。这些间谍乔装打扮成商人、渔民等各种身份,潜入岛国各地,收集情报。
李勇则带领着士兵们日夜奋战,在沿海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增设瞭望塔,增加巡逻船只。沿海的百姓们也在官府的组织下,积极参与到防御工作中来,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防线。
周猛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水军的训练和战船的改进工作中。他亲自指导士兵们进行远洋作战的训练,模拟各种海战场景,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同时,他还召集了国内的能工巧匠,对战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增加了火炮的数量,提高了战船的速度和机动性。
而贾长生,每天都会听取各方的汇报,关注着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他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陈渊终于传来了消息,他派遣的间谍已经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岛国的情报。
贾长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众将,再次召开会议。他知道,是时候根据这些情报,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了。
“陈爱卿,你详细说说,都收集到了哪些情报?”贾长生看着陈渊,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陈渊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经过我们的间谍深入调查,已经基本摸清了岛国的情况。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上有他们的王城和主要军事基地。海盗和倭寇的巢穴分布在各个岛屿的沿海地区,他们的船只种类繁多,有擅长近战的小型快船,也有装备精良的大型战船。而且,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海上势力。”
贾长生听后,微微点头,说道:“看来,这岛国贼寇确实不简单。不过,我们也并非毫无胜算。周爱卿,根据这些情报,你觉得我们的远征军应该如何组建?”
周猛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臣认为我们的远征军应该以水军为主,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陆军。水军负责海上作战和运输,陆军则负责登陆作战。在战船方面,我们应该以大型战舰为主,配备足够的火炮和弓箭手,确保在海战中占据优势。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小型快船,用于侦察和骚扰。”
贾长生听后,觉得周猛的建议很有道理,他说道:“好,就按照周爱卿说的办。远征军的组建工作要尽快完成,朕要让那些岛国贼寇早日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接着,众人又围绕着具体的作战细节,如进攻路线、登陆地点、后勤补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经过几个时辰的商议,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终于制定出来。
贾长生看着手中的作战计划,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一场艰苦的战争即将来临,但他相信,大隋的将士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众卿,此次出征,关乎我大隋的尊严和荣誉。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凯旋而归。”贾长生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命!”众人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斗志和决心。
随着作战计划的制定完成,大隋帝国对岛国的反击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场战争,也将成为大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贾长生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谋略,率领大军一举占据了百济和高句丽的广袤地盘,建立起了威名赫赫的大隋帝国。登上皇位的他,心怀壮志,目光投向了远方,本欲挥师西进,与大元朝一较高下,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疆拓土,书写属于大隋的辉煌篇章。
然而,就在贾长生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西征大业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从海上悄然袭来。岛国的水军如同恶狼一般,趁着大隋帝国刚刚建立,根基尚未完全稳固之际,悍然发动了进攻。他们的战船如乌云蔽日般驶向大隋的沿海边境,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沿海地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消息如急电般传至京城,刚刚登基不久的贾长生正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西征事宜,听闻此讯,龙颜大怒。他重重地将手中的奏章拍在龙案上,目光中透露出无比的坚毅与愤怒:“小小岛国,竟敢在我大隋初立之时挑衅滋事,实在是欺人太甚!朕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隋的厉害!”
满朝文武大臣们也都义愤填膺,纷纷请战。贾长生沉思片刻后,迅速做出了决策:“朕命水陆两方各出十万大军,务必将这来犯的岛国军队彻底歼灭,保我大隋百姓安宁,扬我大隋国威!”
说罢,贾长生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武将之中,点将任命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陈武为陆军元帅,统领陆军十万。陈武身形魁梧,一脸的坚毅,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