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俄国和奥斯曼之间的攻守早已逆转,像老中尉幼年时那样直接遭遇奥斯曼猎奴队抢劫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奥斯曼官方都已经终止这种行为。
但由于奴隶贸易的巨大利益,猎奴行动却始终没有停止。不过是从大规模劫掠变成了小规模袭扰,从明目张胆变得偷偷摸摸。
猎奴的主要方式也从抢劫变成了诱拐、绑架,其中最经典的便是高价收购薪柴来换取受害者的信任。
受害者通常为了赚更多的钱会选择带更多的柴火来卖,而奴隶贩子选中的受害者通常是穷苦的年轻人或者半大孩子,他们的钱和生活阅历不支撑他们采取更商业化的行动,他们会去找好友、亲属帮忙然后将所有人带到奴隶贩子指定的区域。
如此一来奴隶贩子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绕过俄军的哨卡和巡逻队,轻而易举地将受害者们一网打尽。
除此之外有相当多的俄国人也在贩奴的利益链条之中,这些内鬼通常会以介绍工作或者探险、游玩为名将人骗出来,甚至会有人去怂恿农奴逃亡。
历史的记忆和在俄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谣,让士兵们也能感同身受。
俄军指挥部内,久违的肉味让军官们食指大动,司令官亚历山大·普林斯基高举酒杯。
“敬胜利!干杯!”
“干杯!”
“兄弟们,我刚刚收到了缅什科夫亲王的亲笔信。”
顿时引起场内一片惊呼之声。
“肃静!”
亚历山大·普林斯基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封信,又从衣兜中拿出一副眼镜戴在鼻梁上。
“伊万·彼得罗维奇阁下:
本亲王以全俄罗斯之君主沙皇陛下之名,向尔等传谕:
近卫军团已经在一周前启程,圣旗所向必荡涤邪祟。然第三罗马之伟业,非一城一地之得失可计。
为全陛下之伟业,毕其功于一役,今欲使近卫骑兵与哥萨克绕过多布罗加断其粮道、绝其归途。
此乃沙皇钦令,尔等当以血肉筑墙,死守待援。望汝等以国家为先,民族为先
第三罗马万岁,尼古拉一世万岁”
“乌拉!”
“乌拉!”
“乌拉!”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以致对方于死地。
奥斯曼人的尸体已经铺满了整个战场,要塞内的俄国人也已经弹尽粮绝,老中尉在一次偷袭奥斯曼人炮兵阵地的任务中受了伤,他自愿留下来点燃炮兵阵地上的火药桶。
进攻接连受挫,珍贵的阿姆斯特朗炮还被俄国人炸毁了大半,奥尔马帕夏怒不可遏,于是乎将几个指挥不力的军官撤职,这实在很正常。
之后又将那些进攻不利的军团推上前线要求他们进行赎罪似乎也说得过去,少数持反对意见的人被直接处决也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不知不觉间奥尔马帕夏已经成为了这支军队的绝对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