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度量衡调整(2 / 2)

“按米计算,长度相差多少?”

钦天监的官员都算了一下,监正叶震春道:

“按照嘉靖牙尺,一尺是三十二厘米。原有的里是三百六十步,按照一步五尺计算,那就是一千八百尺,大约五百七十六米。”

“实际嘉靖牙尺稍长一点,标准的营造尺相比它略短一毫米。陛下测量宝钞,完全能测出来。”

朱由检听到之后,拿嘉靖牙尺量了一下宝钞,果然比墨边稍长一点,大约是一毫米。

以此计算,原本的一里大概是五百七十四米。

改成一里三百步、尺也换成一米三尺后,现在的一里就是五百米。

两者相差七十四米,差距是有点大。

对此有些为难,但是朱由检却不想像一斤等于六百克那样,沿用原有里长。因为他知道按一里五百米的长度,子午圈大概是八万里。

换成五百七十四米的里长,那就难计算了。不利于他用经纬线确定封地面积,有可能被人隐瞒。

再说,里缩短后,给功臣的封地面积会减少。能在原有的面积上,划分出更多方里,分给更多的人。

所以朱由检决定,一里就是五百米。赤道和子午圈的长度,大约就是八万里。

至于尺的长度,被他以一米三尺,确定三十三又三分之一厘米为标准尺。

这个长度介于营造尺和裁衣尺之间,和量地尺接近。

因为一亩二百四十步没有变化,如果按以前的量地尺测算,一旧亩的面积,大概是新亩的百分之九十六。这个差距不算太大,不会产生多少纠纷。

实际因为各地的量地尺长度不同,还有些地方用小尺、按一步六尺计算。朱由检定下的标准尺,最多是改动营造尺,在没打算全国清丈前,不会动量地尺。

各地的量地尺该怎样还是怎样,朱由检现在没能力改,也不敢去乱改。户部上报的大亩、小亩、折亩等复杂的亩制,看得朱由检头都大了,根本不敢轻动。

还是关外一张白纸好作画,直接就用方里。而且在改变里长后,那里的尺也用标准尺。

按照一里三百步、一亩二百四十步计算,三百乘以三百除以二百四十步,就是三百七十五亩。

按照一米三尺、一步五尺、一亩二百四十步计算,一亩的面积是六百六十六又三分之二平方米,等同于后世的市亩。

按照一里五百米计算,一方里就是二十五万平方米。是一亩面积的三百七十五倍。可以说方里和亩的换算非常准确,没有丝毫误差。

同时,为了方便用米测量土地,朱由检仿照后世的公顷、公亩,把一万平方米定为一畹、一百平方米定为一陌。方便土地的主人用米测量,给招收的佃户分地。一畹就是十五亩,大概相当于东北的一垧地。

因为畹和陌中间有间隔,朱由检还把一千平方米定为一阡,这三个联系起来,作为米制面积体系,和亩制一同使用。

总之,朱由检参照后世的公制度量衡,在钦天监的帮助下,把新的度量衡体系,完全确定下来。

为了固定这种度量衡,朱由检命人用黄金、陶瓷等材料制作米原器,看看哪个更稳定,以后选一个作为标准米,尽量避免误差。

然后以标准米和标准尺,制造出直尺、卷尺、三角尺等测量工具,方便测量土地。

同时,他还让钦天监完善测量经纬度的工具,确定每一经纬度相差多少里,方便绘制地图,以后划分井田。

可以说,朱由检用分封井田的名义,把度量衡调整了一遍。把自己想采用的公制度量衡,融入井田制度——

在井田制这个大旗下,实现度量衡改革。

在这个度量衡确定后,大明的器具制造,会变得更加精确。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都可以开始尝试。

朱由检打算用更强的生产力、制造出更优秀的武器,用大明海量的物资,堆死后金建虏。

工业发展的障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扫清。大明有可能率先发起工业革命,引领人类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