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芝龙攻略琉球的同时,安东巡抚洪承畴,也开始对北海岛的攻略。
虽然皇帝说了,一切以对付建虏优先。
但是韩王的要求,洪承畴仍不敢拒绝。
在韩王想要独占北海岛、驱逐松前藩的情况下,洪承畴觉得自己和日本要是先讲和,韩王绝对会记恨上自己。
一位藩王、而且是有封地的藩王的记恨,是洪承畴绝对不愿承受的。
所以他决定无论怎么对付日本,都需要先把北海岛拿下来再说。
在和其他驻朝官员商议时,洪承畴道:
“倭人,蛮夷也。”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先教训他们一下再说。”
鹿善继执行孙承宗的指示,对此有不同意见:
“孙督师曾经下令,朝鲜这边要配合辽东战事。”
“而且陛下的要求,也是以不影响辽东战事为先。”
毛文龙的弟弟毛云龙,同样也是这个意见。
他兄长如今就在出兵辽东,需要有人接应。
当然不愿意看到安东都护府的兵马,用于教训日本。
不过洪承畴身为安东巡抚,对这些事情能全权决定。
而且他的理由很强大,让鹿善继和毛云龙无从以对:
“安东都护府的兵马没见过血,一上来就去对付建虏恐会遇到挫败。”
“可以先用岛上的倭人练兵,再去对付建虏。”
“陛下同样是这个意思,所以安排刘兴祚训练的女真牛录、以及巡捕营的大队,一起出兵北海岛。”
“更何况,这是朝鲜君臣极力支持的事情,难道我们要放置不管吗?”
对于出兵日本,朝鲜比大明更热心。
曾在壬辰倭乱中险些灭国,被大明出兵救助才保存了社稷。
朝鲜君臣在听到大明想要教训日本后,不顾东江镇正和建虏开战,都对洪承畴表示支持。
甚至从供应东江镇后变得紧张的钱粮中拨出一笔,专门用于对付日本。
所作所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朝鲜一起出兵——
他们要一雪前耻,派兵踏上日本。
鹿善继和毛云龙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朝鲜君臣的行为已经无言以对了。
后勤、兵马朝鲜都要出了,大明要做的就是派遣主力压阵。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让朝鲜出兵就是了。
在洪承畴表示只调遣刘兴祚训练的女真牛录、以及朝廷派来的巡捕营大队后,两人最终表示了支持,同意了出兵北海岛的提议。
崇祯二年六月初六,洪承畴汇集朝鲜和韩王藩国、江陵公国、宁远伯国的船只。以孔有德、耿仲明、陈新甲率领的三千韩王护卫为前锋,刘兴祚招募的三百女真士兵、朝廷派来的巡捕营新军第二大队压阵,朝鲜三千兵马辅助,浩浩荡荡发兵北海岛。
北海岛上的松前藩,石高只有一万石,常备兵力约有二百到四百人,全部人口也只有七八千,能上阵服役的约有二千人。
洪承畴汇聚起来的兵力,就达到七千之数,与松前藩全部人口相当。
这样一支力量,松前藩绝对无法应对。即使他们的实力有隐瞒,也不可能抵挡住七千人。
汇聚如此强大的力量,不是洪承畴对松前藩的实力没有调查过,而是驱逐松前藩,有威慑幕府的用意——
大明必须以雷霆压顶之势,让幕府感受到压力。
更何况用兵之法,十则围之,这次战斗又是跨海登陆作战,当然要更谨慎些。
按照原本预定的方案,这只四国联合舰队,先是沿着海岸线北上,抵达韩藩仿照唐朝渤海国建立的安州,再跨海前往后世札幌西部的石狩湾一带,在那里建立稳定的据点。
然后再海陆两路齐下,进攻占据北海岛南部的松前藩。
这条航线已经被韩藩探索数次,基本能够确定安全。
甚至江陵公国的带队者,还提出可以继续向北,跨过海峡抵达苦兀岛,再沿着苦兀岛海岸线向南,抵达南方的北海岛。
不过因为这条路太远,耗费的时间太多,被洪承畴等人否决,选择了韩藩早已规划的路线。
没有倒楣地遇到台风,四国联合舰队,顺利抵达了北海岛。
此时石狩湾一带主要是虾夷人,他们看到规模巨大的舰队登陆后,很快就吓得一哄而散。
即使有一些不开眼的,也很快被辅助的朝鲜士兵赶走。然后他们采伐树木、平整土地,利用舰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安营扎寨。
修整数日,建立稳固的据点后,舰队沿着海岸线南下,抵达松前藩的主城,也就是以前的福山城。
这座城池是在二十多年前建立的,是松前藩最主要的地点。
(松前藩当时只占据松前地,也就是图中红色地带)
发现联合舰队前来后,松前藩的人极为惊讶。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舰队进犯。
尤其是看到船上的旗帜,有大明旗、朝鲜旗,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旗帜后。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些人为何联合来到这里。
按照先礼后兵的原则,洪承畴派出陈新甲,告知前来的目的。
松前藩当代藩主得知大明出兵的目的是要惩戒幕府后,对此大为震惊:
“虾夷地是幕府流放犯人的地方。”
“大明出兵这里,能对幕府带来什么惩戒呢?”
“幕府根本就不会在意虾夷地,大明选错地方了。”
他实在不明白大明怎么想的,竟然想通过驱逐松前藩,威慑江户幕府。
难道大明不知道,虾夷地对于江户幕府来说,根本就是一块弃地,除了松前藩之外,根本无人在意?
松前公广对此大为不解,拜托陈新甲好好解释。
陈新甲也感觉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是作为韩藩长史,他是很支持这个做法的。
没有大明朝廷的支持,单靠韩藩开辟北海岛,无疑要耗费很多心力。
旁的不说,朝鲜和其他藩国的兵马,那是不会来的。
单靠韩藩刚刚召集起来的三千新兵,他实在没有底气。
如今有朝廷兵马到来,还有朝鲜支援的三千兵,他感觉底气十足,向松前公广道:
“大明朝廷是何做法,不需要藩主置喙。”
“现在藩主能够决定的,是战还是归顺。”
“如果藩主要归顺,那就打出白旗,主动敞开城门。”
“大明会按贵族之礼对待,允许藩主带着人口和财物离去。”
“如果要战,那就更好说了,藩主失败之后,自然会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