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经济师(1 / 1)

我的外贸生涯 慎须子 954 字 4个月前

这边的改革才刚开始,那边的文件又下来了。之前的改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因为盈利与否,跟他们没有切身的关系,公司的出口任务,也都不是大部分人来完成的,他们只是挣工资和花钱、管人和教育人的,盈利与亏损,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数字,反正他们每年的奖金都只拿个平均数。但新的文件下发,则牵扯到了每一个人,那就是评职称。评职称,又一次打破了收入的平衡;又一次撕裂了群众之间的关系;又一次激化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又一次开展了名利场上人性的搏杀。

文件说明了评职称的目的、要求、利益等,关键还有一个人数上的百分比。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为了上调40%的工资,有多少人自杀、多少人沉沦、多少人愤愤不平、多少人占尽了便宜偷着乐、又有多少人高风亮节,不去计较不公,勇往直前,用生命点亮职业生涯,告诉他人,自我存在的价值!文件中说明,要在北京外贸系统中评定出:工程师、经济师、财会师、翻译、政工师(就是从事政治工作的同志,比如书记、纪检、组织、保卫、宣传、教育等部门),等级上分了高级、中级和初级。这真是把每一个人都牵扯进来了。听完文件的传达,我对我们科的党支部书记说道:“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您自己玩吧。”徐书记说道:“怎么没关系?”我说:“文件上说的那些条件,我一条都不符合!我还是专心抓我的业务吧。您看谁符合条件,让他们自愿报名。”徐书记说:“这关系到全科所有人,咱们还是回到科里再好好研究研究。”下楼回到科里,徐书记向其他两位副科长传达了文件精神,其他我都没太记住,就记住了关于中级经济师这一段:

1. 报名资格:在公司的业务干部级(工人是不能参加这次评职称的),在业务岗位工作的;

2. 报名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并在本岗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员;

(2)中专以上学历,并在本岗位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人员;

(3)外贸职工学校学习的文凭同样有效;

(4)掌握外贸实务的知识和一门外语(通过考核);

(5)外贸局的沙河英文班和铺头干训班的学历视为大专(因为他们是高中毕业后被招收的);

(6)1962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北广班、196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房山班,学历视为中专;

(7)沙河半工半读的对外贸易学校,学历视为中专。

精神传达完毕,琢磨了一阵子后,我说道:“小贾,你那外贸中专学校肯定算是中专学历;叔迎,你那外贸学院预科肯定也算是中专学历;你们俩又都是1963年参加工作的,到现在都二十五年了,赶紧报名吧,争取评个好职称。这段时间的业务,就都由我管起来。”小贾说:“那你呢?”我说:“您看看这要求,再想想我的条件,除了一个连续工作二十年以外,什么什么都不沾边呀!到时候还得考个外语、外贸知识的,那不是擎等着‘窝头翻个显大眼’吗!与其到时候露怯,还不如现在知难而退呢!”

既然说牵扯到每一个人,那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张春林来找徐书记了,说道:“我一直都是保管员,也是干部级。前两年有一个政策,保管员可以把干部级转为工人级,工资可以由48元/月涨到52元/月,那时公司除了小段和小吕以外,全都转了。现在评职称,虽然我是工人级,但我在干部级的岗位上工作满二十年以上了,应该有资格报名参加吧?”徐书记说:“我可以给你向上级反映一下,但估计没戏,那次干部转工人,全外贸多少人都参与了,现在还想参加评职称,可能性不大。”

在评职称这件事情上,我一直是心如止水,但谁承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金经理单独叫我上楼,非常严肃地对我说:“我看了你们科报名的情况,你怎么没参与?”我说:“我怎么报名?先天条件一个都没有,如果后续需要考试,还不是……”金经理亲切地说:“上边又有补充精神了,一个是你们在房山待了不到7个月的半工半读,也算是中专学历;还有一个是长期负责货源的同志,可以不参加外语考试。这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呀!在这种条件下,你要还是不报名,就是不识抬举了。我可不愿意让一个没有职称的科长去领导一群有职称的人。其实现在让你领导这么多大学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已经够难为你的了。再说了,这学历也只能说明过去呀!不多说了,回去赶紧找徐书记报名。”最终还是报名了,由于我是科长,所以不用参与到百分比里,顺利进入外贸知识的考试阶段。来到外贸部在台基厂的礼堂,听黎晓先教授辅导的《外贸实务》,在北京对外贸易学校参加考试。一个初中毕业生、一个初二考试只能得6分的学生、一个自己钻研“腹地英语”的人,居然成了北京外贸的一名经济师(离开北京外贸就不算数了)。时年九月,工资上调到138元/月,真是有名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