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想破案,先剿匪(1 / 2)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1516 字 1天前

“汤阴县周围哪些山上有山贼?”

王总旗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我们乃是奉了圣谕前来办案,杨捕头可要仔细想想。”

弄清楚了锦衣卫的来意,杨捕头与孙师爷长舒一口气,急忙命令下人奉上茶水,好生款待。

“汤阴县境内有三座山,除了凤凰山之外还有两座山,分别叫做云梦山、五岩山。

北面的安阳县境内有三座山,分别叫做九华山、柏尖山,还有一座叫做仙台山。

西面的林虑县境内则有龙凤山、黄华山、岱顶山、洪谷山、天平山、天堂山等十余座大山。

安阳县北面的磁县境内有炉峰山、聚龙山、睡美人山。

东北方向的临漳县境内则有天柱山、响堂山等。

粗略估算,以汤阴县为中心,方圆五百里有近百座大山,俱都属于太行山的分支。”

杨捕头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详细介绍了一遍。

王总旗听完之后脸色顿时绿了:“我问你哪座山上有山贼,你给我弄出这么一堆山来,总不能让我挨着搜一遍吧?”

“据小人所知,云梦山、龙凤山、仙台山、炉峰山、睡美人山,这几座山上都有山贼啸聚。”

“大概有多少人?”王总旗摩挲着胡须问道。

“据说云梦山上面土匪最多,匪首号称八丈金刚,手底下大概有三四百号喽啰。”杨捕头介绍道。

“何不剿灭?”王总旗又问。

不等杨捕头开口,旁边的孙师爷急忙接过话茬。

“嗨嗨……不瞒总旗,整个县衙的三班皂吏加上民壮不过三百多人,并非县令不剿,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这样啊?”

王总旗捻着胡须,眼睛骨碌碌转动,“把你们县太爷喊出来说话。”

既然锦衣卫不是来找麻烦的,宋县令就不用再藏着了,孙师爷让王总旗稍等片刻,自己去后院喊人。

“不是来调查咱们的?”

宋县令闻言长舒一口气,立即装出病蔫蔫的姿态来到前厅与王总旗相见,“本官身体抱恙,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担待。”

王总旗象征性的还了一个礼,开门见山的道:“实不相瞒,这次来汤阴县的不止我们十几个,就连指挥同知、佥事两位大人都来了,目前屯兵凤凰山。”

宋县令闻言吓了一跳,刚坐在凳子上的屁股顿时站了起来:“哎呀……没想到竟然连伍同知、陆佥事都到了汤阴县,真是失礼了!不知两位大人现在何处,下官马上去迎接。”

根据朝廷下达的律制,锦衣卫指挥使等同十六卫大将军,官拜从三品。

指挥同知与指挥佥事作为指挥使的左膀右臂,分别是正四品与从四品,远在七品的汤阴县县令之上。

品级高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锦衣卫拥有四品以下先缉拿再办案的权力,近半年以来,栽在他们手里的县令多达几十个,伍、陆两人的大名传遍大唐,怎能不让宋县令诚惶诚恐?

王总旗道:“你不用急着见两位大人,他们是奉旨前来办案的,如果案子办砸了,你这个县令的日子也算到头了!”

吓得宋县令急忙作揖:“不知两位大人前来办什么案子?如果有需要汤阴县衙帮忙的地方,请两位大人尽管差遣。”

王总旗当即把此来汤阴县的原因详细道来。

“数日之前,河东刺史前往京城面圣,说是河东裴氏收到一封勒索书信,写信之人自称裴元庆,说是曾经在洛阳逆庭担任御史中丞。

信中说道,洛阳被朝廷收复后,这个裴元庆弃官归乡,在你们汤阴县境内的凤凰山被强贼掳上山寨,勒索一万贯赎金……”

“凤凰山并无山贼啸聚啊?”

不等王捕头说完,宋县令就着急的替自己辩解。

“汤阴县内仅云梦山有股土匪,仅凭我们汤阴县无力剿灭。下官于去年就修书给相州刺史,请他出兵协助剿灭。

不料,幽州叛军南下,前任刺史被俘杀害,新换的刺史是个契丹人,下官说不上话,故此耽误至今……”

“停停停。”

王总旗不耐烦的打断宋县令的话,“你剿不剿匪跟我们锦衣卫没一文钱的关系,你去找你们相州的刺史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