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老娘舅家事(2 / 2)

能从外地混到府城的,谁没有两把刷子?

于是没几日刘家便被下套讹了一大笔银钱,家底几乎掏空,房子也买了,这才脱身而出,只是府城也不能呆了,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回老家。

可老家早就不是以前的老家了。

当年为了凑路费他们早把老家的房地买了,如今回来不必说只能现买。”

只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现在日子好过谁愿意卖地卖房?就是有那万一急需用钱的,人家看你着急能不坐地起价?谁还跟跟钱过不去不是?

当然万事无绝对,也不排除有这种傻子,奈何刘家这边还有一群拖后腿的。

——当年为了防止亲戚们上门打秋风,他们去府城后便有意跟老家断了联系。

尤其刘老舅的几个姐姐,嫁的都不好,如此累赘那更是没必要来往?

这其中心善的能想得开,可记仇的也不少。

有时候兄弟姐妹间结起仇来,报复的比外人还狠呢。

这不,刘老舅回来人家开始使绊子了?

眼看一时半会安顿不下来,住一日客栈那就花费一日银钱,刘老妗子就提议去她娘家去住。

事儿就那么巧。

刘老妗子的娘家和王大姑一个镇上住,两家离得还不远。

别看王大姑在张家几次吃瘪,但她回去后吹嘘的又是另一番情景,惹得左右邻舍早就眼红不已。

于是,当刘家人上门时,刘老妗子娘家人一边不高兴有人上门抢饭吃,一边也有了怼王大姑的底气。

也是凑巧,此时正好赶上李老太太去世,七房的两个下人给王大姑送信。

王大姑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有心想到张家闹一番,但她也明白今时不比往日,有张家元他们在场,怕是她刚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人家就能把她打发了。

还得想个法儿把人绊住才是。

也是运气到了,偏有刘家人送上门来。

刘二女吃了一惊:

“你说老舅跟王家人一伙儿的?”

她还当凑巧了。

张知劲边洗漱边解释:

“一伙儿谈不上,各取所需而已。当年老舅他们离开时正是祖母正艰难的时候,时隔多年就那么贸贸然的上门,他们心里也打鼓。

谁知却有王家人上门教唆,别说此举正中他们下怀。他们当面看似被王家人说动了心思,但昨儿一见面人家就拿这事儿当投名状跟大伯买好。

要不然昨儿大伯他们能回的那么快?”

那都是有人通风报信了。

刘二女瞠目结舌。

“这也太会算计了吧?”

张知劲接过闺女,放刘二女去做饭。

“可不是!跟你说个事,咱家这两天怕要破财免灾。”

顿了顿,他才道:

“老舅昨儿就哭穷,今儿怕是也免不了。他老人家那么大年纪了,咱们做后辈的也不能不当回事,不然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当然升米恩斗米仇,手也不能太大方了。”

但是不管给多给少,破财是免不了的。

刘二女横了他一眼。

“你是当家的,你说了算。对了,五叔家出钱吗?”

张知劲点点头:

“出。都是外甥,还能不一视同仁?也省的某些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只是各家贫富不一,出多出少全看各家的意思。

吃罢早饭,几家人聚在长房的窑洞内给刘老舅一家见礼。

别看刘老舅是独子,但他儿女却不少,足有四儿两女,都已经娶妻嫁人。

两个女儿没跟着一起回来且不说,光这四个儿子底下就一大群儿女。

乌泱泱一片人,刘二女差点记懵了。

其中细节不必一一叙述。

只说彼此见过后,刘老舅果然向张知劲推断的那样开始哭穷。

眼看老头哭的鼻涕直流,上气不接下气,吓得张家元等外甥赶紧去哄。

好不容易脱身出来,五家人当即各回各家拿接济的银钱。

别人早就通过气了,要紧的是其他四房都有各自来钱的营生,不差那三瓜两枣,因此都很快送过来。

只张杨氏爱钱如命,不仅不主动去送,张申氏等妯娌等不及上门收钱时还说风凉话。

“你们都是财主,当然不在乎一文半文的,俺家可不行。就那么几亩地,一家人比那老牛还老牛,就这样一年到头也不过混个水饱,要不然几位嫂子可怜可怜你侄子们,把俺家那份出了。”

张申氏等被她厚脸皮惊呆了。

幸亏她很快被张老五镇压了,刘老舅拿到了钱财也见好就收离开,要不然真不知道要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