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大农中丞训,拜见陛下!”从大农直不疑的身后,走出一位中年官员。
看到这人出场,刘彻的眼睛也是一亮。
众所周知,大农直不疑打出仕起,走的就是声望路线,靠的是人品好,道德佳,作风正派,广受舆论赞誉,从而一步步爬到了目前的九卿之职。
所以,相对来说,直不疑的个人能力,就很值得人怀疑了。
刘彻有时候甚至暗地里腹诽过:要是派直不疑去关东管理一个户数过万的大县,他能管的过来吗?
反正,刘彻从未听说过直不疑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或者有过什么成绩。
但是……
这并不能证明,直不疑就是个什么滥竽充数的废柴或者纯粹运气好混到高位的庸才。
恰恰相反,能从太宗时期一直屹立到今天,直不疑若没有几把刷子,早被人挖坑埋掉了。
譬如,眼前这个臣子有个儿子叫番係。
未来会异想天开,居然想挖开三门峡,让黄河跪下唱征服。
若只是想想,那也就罢了。
但关键是,人家付诸了实际行动……
虽然,最终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了数十万亩渠田和一个异想天开的笑话。
但,至少勇气可嘉。
“臣训昧死启奏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极是!陛下忧心天下,欲开源节流,也是极好!”大农中丞番训慢条斯理的一字一句的,极有条理和节奏的说道,这也是搞财会的人的职业病了。
“只是,臣有两个疑问,不知该不该说……”他抬起头,看向刘彻,问道。
“爱卿请说……”刘彻面带笑容的道。
“那微臣就斗胆了……”番训叩首道:“陛下,高皇帝曾令有司,训曰: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今陛下欲开源,征商贾之税以济元元,臣微末之智,粗劣之言,难叙其美,只是……今陛下因用度而不顾祖宗法令,难保翌日不会有人,循陛下之例,横征暴敛!”
刘彻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尴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