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担心自家孩子不识字,将来有了书,也不认识怎么去背诵,于是,又偷摸摸的跟人学。

上工的时候,都时不时来了句《始皇语录》的话,其他人都笑话方,哈哈哈,人家只要十岁以下的孩子,你都多少岁了?你现在这么努力干什么?

方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不善言辞,纵使别人怎么笑话,方都埋头苦干。

他的事迹,通过别人的笑话,传到了茶园管事甫幽的耳朵里。

啧,竹垡也太不合格了,明明那个叫做方的小子在他养猪场里干活,这点事情都不知道?

为此,甫幽还特地带了一本白刷刷的《始皇语录》送给了方,并给予了他媳妇一个茶园的工人位置。

其他人顿时从笑话变成了羡慕嫉妒,凭什么啊?

“如果你们也能够背出来的话,给予你们一个工人的名额,又何妨呢?”甫幽看着这群工人,脸上笑的颇为温和灿烂。

毕竟,华安公主说了,可能接下来会在九江郡开设制衣工坊,还要鹅毛,鸭毛来制作羽绒服。

以及……还打算养蚕……等一系列的活儿,准备做成丝绸,有些山区老林的树木,则是被砍来烧成木炭。

越地的冬天不会特别寒冷,对于木炭的需求量不大,可是北方的需求量就很大啊!

不管是砍树还是烧制木炭,都需要大把的工人。

将那些树木砍了之后,又打算换成其他树木,比如橄榄树和桑树……

之前,公子彻在宣传方士骗局小把戏时,的确也宣传了一波秦律,可惜越人连秦话都说不出来,怎么背诵?

这不,经过甫幽的一番书信情真意切的请求后,将这两个郡县又变成了另一奖赏方式。

背诵《始皇语录》……

主要是楚地的秦律背熟量太低了,大秦犁是有了,但数量太少,况且越地在一年两熟的范围内,能开垦出更多的荒地也有利于粮食变多。

楚地某些大贵族被抄家之后,由他们推举而成的县令也被撤掉了不少,又从咸阳学宫送了一批过来。

对于咸阳学宫那些富家子弟来说,越地也是偏远山区的存在,贫瘠得很!呜呜呜,明明就是流放!可恶。

但是,陛下的命令,他们又不能不听,再加上被思想教育过,认为贫瘠之地的黔首也需要自己这等优秀的官员带领,才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