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走近,跪坐的绯衣官吏回过头。正是京兆尹。瞧着京兆尹,裴皎然双眸微眯。却不理会他,笑盈盈地望向贾公闾。
“不知贾公有何见教我?”裴皎然兀自敛衣坐下,语调柔柔。
虚睇她一眸,贾公闾捋着胡须,“适才长安县令来某这禀事。无意间同某提起裴相公遇刺一事,便招来京兆尹问话。可京兆尹说的却是元中丞遇刺。”
屋内候着的庶仆奉命端上茶水,裴皎然接过茶水啜饮口,轻轻搁下茶盏。微笑着与贾公闾对视。
刹那间屋内变得寂静无比。
裴皎然偏首,一眼扫过去,连同京兆尹在内的屋内其他官员,都纷纷垂首,不敢与她相视。
移目。裴皎然面上扬笑,“刺杀御史中丞是罪,刺杀中书侍郎也是罪。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事情闹大一点。贾公您说是不是?”
四目相对。方才在政事堂二人已经在言语上达成了目标一致。眼下陡然这么一问,反倒有些刻意。
贾公闾抚掌一笑,神色有些无奈。侧身往身旁的熏炉添香,慢悠悠地道:“万一事情闹不大呢?”
“不上秤,如何知道事有几两?左右刺客已经招供,白纸黑字抵赖不了。”说着裴皎然似笑非笑地看向京兆尹,“供词还是京兆尹亲自录写的。”
似乎是被第一句晃了神,贾公闾动作稍有凝滞。听到后半句时,垂眸飞快地瞥了眼京兆尹。
自己斟了茶,透过茶面上腾起的白雾。缓声道:“裴相公动作还真是快。”
裴皎然唇角轻扬,目光尤为锐利,盯着京兆尹,幽幽道:“性命攸关的事,慢一步可是要掉脑袋的。”
闻言贾公闾的目光瞬间凝在她身上。今日她未穿紫袍,在这满座襕袍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其周身气度,以及目光中流露出的倨傲,依旧能够昭示着她非普通人。
“居安思危,裴相公是个明白人。”贾公闾轻捋着胡须,“若你是我的女儿,必然能振兴门楣。可惜汝非吾之子。”
一旁跪坐着的京兆尹,身形微颤,禁不住往后挪了几步。
余光瞥见京兆尹的动作,裴皎然挑眉。语调慵懒而悠扬,“我又非乱世飘零辈,且尚有君父,又何须认假父。况且您又非无子,只是难为一方魁首。”
话音一落,京兆尹退后了更多距离。这位权倾朝野的贾公,的确有个儿子,奈何是个不争气的。靠门荫外放为荆州刺史。以至于虽然为刺史,但州中大小事务,都是由贾公闾的门生,州司马和州长史商量着定夺。
此刻屋内寂静到,只能听见烛火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
似乎是没想到,对方居然会当面提及自己子嗣才弱无能一事,贾公闾面上有些不好。过了会才道:“裴相公何必如此自傲。”
“才弱也并非坏事。非弄潮儿,何必去滔深海呢?夜色已深,我尚有友人在坊。告辞。”说着裴皎然看了眼京兆尹,莞尔,“京兆尹,明日朝会记得呈交刺客的供词。”
不等京兆尹应喏,裴皎然拂袖而去。
翌日,长安秋意更甚。裴皎然兀自从箱笼中翻了裘衣出来。裹着裘衣,头戴风帽,骑马往朱雀门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