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玻璃(1 / 2)

攀金枝 萨琳娜 2492 字 5小时前

“哇!阿姊好辛苦啊!”

长宁公主年幼,并不明白侍疾、形销骨立等词语的意思。

她就是单纯的听懂了阿母对阿姊的赞许与怜惜。

阿姊好可怜哦,都累瘦了呢。

“不辛苦!侍奉长辈,理所应当。我甘之若饴!”

王姮见到这么天真烂漫的小公主,整个人都是放松的。

她笑容甜美,眼神真挚,对长宁公主没有丝毫的糊弄与不耐烦。

长宁虽然觉得瘦下来的阿姊跟自己喜欢的阿姊有些不同,但阿姊更美了呢。

她只是年纪小,又不是眼瞎。

小孩子亦有正常的审美。

胖胖的阿姊,圆润、可爱。

瘦瘦的阿姊,好看、好看。

她喜欢!

而喜欢一个人,就想要跟她尽可能的亲亲贴贴。

长宁奶声奶气的告诉王姮:“阿姊,我叫季奴哦,阿姊可以唤我季奴!”

季奴是长宁的小字。

基本上都是帝后等至亲才会如此叫她。

王姮眼底眸光一闪。

帝后成亲二十几年,共同生育了四子两女,夭折了一子一女。

如今,只有四个孩子。

季,伯仲叔季的“季”。

长宁虽是个女儿,帝后却坚持以“季”作为乳名,这就是把她列入了四个孩子的总排行。

没有拘泥于性别,只是单纯的认定这就是他们最小的孩子。

奴,就更好说了。

贱名好养活嘛。

小公主刚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

精心养了两三年,又遭遇了“兵变”等引发的一系列劫难。

帝后疼爱,更是怜惜。

担心女儿长不大,想方设法的为她祈福。

改封号,并用父亲事业开启的地方作为封地,还取了“季奴”这样的乳名……

王姮只能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这些小小的细节,王姮更是能够知道,长宁这个小公主是何等的受宠!

这些想法,电光火石般飞快的在王姮脑中闪过。

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王姮就快速反应过来。

她没有立刻开口唤“季奴”,而是抬眼看了看皇后。

皇后含笑看着,十分的宠溺、纵容。

对于长宁对王姮的亲近,她没有丝毫的不满,更没有想要拦阻。

王姮见皇后如此模样,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她飞快的收回视线,专注的看着长宁,“季奴,珍兽园已经建好了,还有阿姊命人从东海运来的惊喜!”

“季奴若是方便,可以去阿姊的公主府哦!”

既然皇后乐见她与长宁交好,王姮也就没有太多的顾及。

她郑重的向长宁发出了邀约:“三日后,阿姊的公主府要宴请宾客,阿姊想邀请季奴来做客,季奴可愿赏光?”

说着,王姮还真从袖袋里掏出了一张大红洒金的请帖。

长宁瞪大了眼睛,哇,请帖唉!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到请帖!

三四岁的小公主,整个人都是兴奋的。

她出身高贵,如今更是皇朝最尊贵、最受宠的小公主。

身边所有人都宠着她、哄着她、让着她、敬着她,但,他们还是把她当成了小孩子。

已经四岁的小公主表示:我已经长大了,才不是三岁幼童!

偏偏,包括阿娘耶耶在内,大家还是把她当成了小孩子。

只有王家阿姊,哦不,现在是琅琊阿姊,只有她把她当成了大孩子,还给她送请帖!

长宁兴奋之余,却也没有忘了规矩。

她睁着圆滚滚的大眼睛,下意识的看向皇后。

皇后看到小女儿如此模样,温和的笑,延伸到了眼底,并多了几分暖意。

她迎着长宁期待的小眼神,微微颔首。

长宁的笑容愈发灿烂,哇,太好了,阿娘同意啦!

小小人儿,不过三头身,却像个小大人儿般,郑重其事的接过了请帖:

“阿姊,承蒙邀约,我定会准时前往!”

奶声奶气,软萌软萌的,王姮禁不住的喜欢。

看着小公主肉嘟嘟的小脸,她的手指好痒好痒,莫名的,她竟能够理解,当年楼彧为何那么喜欢捏她的脸。

小萌物的小肉脸,她也想捏啊!

……

给皇后请了安,得了皇后“纯孝之人”的亲口认证,并赏赐若干,王姮便离开了甘露殿。

重新坐上肩舆,王姮朝着百福宫而去。

自始至终,楼彧都是沉默的。

他没有主动开口,夺走属于王姮的风光与体面。

他今日只有一个身份:琅琊公主的侍卫!

来到百福宫,赵安年,以及姜贵妃身边的一个掌事大宫女,早已在宫门口等候。

“奴,拜见琅琊公主!”

“免礼!”

简单的行礼过后,王姮下了肩舆,缓步进入百福宫。

姜贵妃坐在主位上,身后放着大大的隐囊,手肘撑着凭几,整个人很是随意。

见到王姮、楼彧进来,她也只是稍稍坐直了身子。

“来了!”

姜贵妃看到已经完成蜕变的女儿,眼底闪过一抹欢喜与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嘛,这才是她的女儿。

容貌倾城,身姿纤美。

虽还有些稚嫩,却已经有了冠绝天下的姿容。

假以时日,她必定成为新一任的天下第一美人儿。

且,女儿不再藏拙,又何尝不是因为有了靠山?

她,姜氏阿娇,终于不再是任人送来送去的玩物,她可以庇护女儿。

“坐吧!”

姜贵妃随意的指了指自己下首的位置。

招呼女儿的同时,姜贵妃也没有忽略了楼彧:“齐国公,也请坐!”

楼彧赶忙躬身、叉手:“多谢娘娘赐座!”

王姮与楼彧分别入座。

“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几个月不见,姜贵妃再次看到女儿,并没有煽情的母女“互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