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王徽之(1 / 2)

王徽之出生于琅琊郡王氏,这一显赫家族在东晋时期可谓声名远扬。他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自小就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年轻时,王徽之才华横溢,容貌不俗。然而,他生性落拓,对当时的名士习气极为崇尚,常常不修边幅,蓬头散发、衣冠不整的模样成为他的日常状态。

他的才情深得谢安赏识。《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问王徽之什么是七言诗,王徽之回答:“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此回答将七言诗的气势描绘得磅礴如千里之马、滔滔江水,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思敏捷,谢安对此大为赞赏。

王徽之行事与常人不同,极为不拘小节且随性而为。他去拜访表兄弟郗恢,进客厅没见到人,只看到一条漂亮毯子,便让人卷起来送回自己家。等郗恢出来发现毯子不见,问他时,他竟说被一个大力士背走了,而郗恢也不生气。他去祝贺舅舅郗愔官拜北府军事长官时,贺词与众不同,惹恼了舅舅的小儿子郗仓,却被郗超指出这句话是陈寿评价诸葛亮的话。这些行为虽看似无礼,却也凸显出他的独特个性与率真性情。

二、为官之路特立独行

(一)对职事漫不经心

王徽之在担任大司马桓温参军时,整日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后来到车骑将军桓冲手下任骑曹参军,负责管理马匹,依然不改旧习。当桓冲询问他的官职时,他回答似是马曹;问他管几匹马,他说不知马,何由知数;再问马匹死多少,他又答未知生,焉知死。回答得有条不紊,理直气壮,却尽显对职事的漫不经心。在那个时代,为官者通常兢兢业业,而王徽之的行为却与众人背道而驰。他似乎并不在意官职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所负责的事务毫无头绪,完全不把工作放在心上。

(二)雨中钻进上司车

有一次,王徽之随桓冲外出公干,行至半途,突遇暴雨。当时一行人中只有主帅桓冲乘坐马车,其他人都乘马而行。王徽之见状,毫不犹豫地下马,一头扎进了桓冲的车里,并对桓冲说:“公岂得独擅一车?” 桓冲对他的行为早已习惯,便没有驱赶他。等到暴雨过去,王徽之说了声 “谢谢”,便若无其事地下车离去。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他旁若无人地骑马继续前行,如同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王徽之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官场中可谓极为罕见,他完全不顾及上下级的关系和官场的规矩,仅凭自己的一时之需行事。

三、率性之举令人瞠目

(一)拿走他人地毯

王徽之有一次去拜访雍州刺史郗恢,他坐在客厅等待郗恢出来相见。一抬眼,便瞧见客厅里铺着一块极为漂亮的地毯。那地毯的精美程度,仿佛是从遥远的波斯国精心运来的珍宝。王徽之对其大加称赞,心中喜爱之情难以掩饰。郗恢还没来得及回应,或许是去准备茶点了。就在这片刻之间,王徽之竟毫不犹豫地叫随从将地毯卷起,直接拿回家去。等郗恢出来,看到原本放着地毯的地方空空如也,不禁吃了一惊。询问地毯哪里去了,王徽之一本正经地说:“刚看到一个大力士背着跑了。” 这借口找得如此荒唐,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洒脱。而令人惊讶的是,郗恢竟然毫无忤色,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快。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财物的观念似乎与今日大不相同。王徽之的行为虽在现代人看来如同小偷强盗外加无赖行径,但在当时的晋朝,这种率性而为的举动,或许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气。人们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内心的自由,对于财物的得失看得相对较轻。

(二)但求问笛不交言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一日,王徽之在船中,恰遇桓伊从岸上过。此时的桓伊已是身份显贵,而王徽之也久闻桓伊大名。王徽之便令人传话:“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伊虽贵显,却也素闻王徽之的名声,当即回下车,踞胡床,为其吹奏三调。那悠扬的笛声在空气中飘荡,仿佛能穿透灵魂。吹奏完毕,桓伊便上车离去,客主不交一言。在那个瞬间,没有言语的交流,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一个在船上静静聆听,一个在岸上全情吹奏,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美妙的笛声之中。这种无需言语的交流,正是名士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不拿腔作调,纯粹以音乐传递情感,用行动诠释着彼此的欣赏。这样的相遇,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真让人心向往之。这一 “但求问笛,互不言语” 的千古绝唱,也成为了魏晋时期名士风度的经典写照。

四、爱竹如命彰显性情

(一)暂住亦种竹

王徽之对竹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有一次,他暂借他人空宅居住,刚踏入宅院,便立刻命人去种竹。旁人见状,十分不解,问道:“暂住于此,何必如此麻烦呢?” 王徽之却吟咏良久,而后直指竹子,深情地说道:“何可一日无此君!”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竹子的痴迷与眷恋。在他看来,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即使是暂住之地,他也不愿缺失这份生活的情趣。他以竹为伴,仿佛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方宁静的港湾。这种对竹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寄托。竹子的高洁、坚韧、虚心等品质,与王徽之的内心世界相契合,成为他表达自我、追求理想人格的象征。

小主,

(二)赏竹园忘主人

王徽之对竹的痴狂还体现在他赏竹园而忘主人的故事中。有一次,他到外地去,经过吴中,得知一个士大夫家有个极好的竹园。竹园主人听闻王徽之会来,早早打扫布置好,端坐在正厅里等待他的到来。然而,王徽之却坐着轿子直接来到竹林里,哼诵长啸许久,完全沉浸在竹子的世界中,竟把主人忘在了一边。他在竹林中尽情感受着竹子的神韵,仿佛与竹子融为一体。主人在正厅等得心急如焚,却始终不见王徽之的身影。最后,主人实在忍受不了,命令手下关上大门。王徽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却也因此更加欣赏主人的真性情。于是,他留下来与主人一同赏竹,尽欢而去。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徽之对竹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不拘小节、随性而为的性格特点。他的行为在当时或许被一些人视为不礼貌,但正是这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彰显了他对自然、对美的纯粹追求,以及对世俗礼仪的超越。

五、雪夜访戴传颂千古

(一)雪夜起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那一夜,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将整个世界装点成一片银白。王徽之从睡梦中醒来,被这雪景深深吸引。他打开房门,一股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让他心旷神怡。他命人拿来美酒,独自在雪中饮酒赏景。此时的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仿佛这茫茫白雪中隐藏着无尽的诗意。他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那个同样有着魏晋风度的名士,与他志趣相投,互为知己。在这雪夜之中,王徽之对戴逵的思念愈发强烈,他决定连夜乘小船去拜访戴逵。

(二)艰难前行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王徽之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小船在茫茫的江面上缓缓前行,雪花不断地落在船上,与江水融为一体。王徽之坐在船中,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一夜,他与船夫一同在寒冷的江面上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天亮时分,他们到达了戴逵的家门口。

(三)兴尽而返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当王徽之站在戴逵家门口时,他心中的那份兴致却突然消失了。他没有敲门,而是转身离去。这一行为让众人感到十分不解。然而,对于王徽之来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在这雪夜的旅途中,尽情地享受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见与不见戴逵,已经不再重要。他的这种行为,充分展现了他的浪漫与随性。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雪夜访戴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也让后人对王徽之的独特个性和魏晋风度充满了向往。

六、手足情深悲痛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