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这儿等着呢,张族长这才明白了两人来此的真正目的:想借自己的关系,攀上太后!
他后悔自己见钱眼开,答应得太快了,只好找补道:“太后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为了一艘船去麻烦她,是不是不太好?”
实际上,这几年他也没见过太后几次,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待在张十五的家里,由张十五陪着他在京城闲逛,听说要去找太后,他心里就不愿意。
他说:“草民常见的,是我那侄子,太后他爹……”
何文信与黄辊对视一眼,见对方点点头,他接过张族长的话头说:“更好啦,咱们给张国丈两成的干股,带着他一起赚钱,太后见你扶持他爹,哪里会不帮你?”
张族长虽然没读多少书,却有着农民似的狡猾,他刚才把话说得太死,一下子被挤兑到这个地步,这一下,再不敢随意应承两人了,只说道:“草民却不敢做张十五的主,得上京里问问先。”
两位官员见他同意去京城,今日的目的也达到了,喝了几杯酒,便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
张族长忙找来里正张邦林、村长张友昌,商量投资买船的事,兹事体大,三人商量后,又叫来了几位族老。
张家村去年,为了支持太后,村民们集资,买了两万两银子的土地债券,没想到今年就能去领地了,那是一片比张家村现在的地方,大十倍的土地啊,村民们都称赞族长当初的决策好。
现在他说要买船出海,几位族老就没有不支持的,有人还催促道:“买船呢,咱是不懂,你快快上京,问问老十五,就算见不到太后,问问泉哥儿或胜哥儿也好嘛。”
于是第二天,张族长就坐着马车上京了,刚走出村口,就见一位师爷模样的人,等在路边,见了他的马车,立即上前见礼:“来人可是张族长?学生是黄知州的幕僚,姓黄名绶字季舒……”
“黄师爷?”张族长拱手行礼道,“来此何事?小老儿我正要去京城呢,没功夫招呼您啊。”
黄师爷道:“好教张族长知晓,学生正是黄知州派来,协助张族长上京办事的……官场之事,张族长恐怕不太了解,大人吩咐下官,在旁边提点提点。”
“那敢情好,”张族长正愁从哪里下手呢,有了黄师爷,这下有帮手了,他邀请黄师爷与他同乘,马车驶上官道,飞快地往京师跑去。
………………………………
京城,乾清宫西侧殿,宗人令信王朱由检,和左右两位宗正——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还有从开封请来的左宗人周王朱肃溱,正聚在小会议室里,与太后讨论皇室子弟,如何参与辽东开发的问题。
张蔷以强势手段,实行宗藩改革以后,各地藩王的收入大减,他们做梦都想发财,见各地的官员,都有购买中央企业内部股票的权利,他们急了,纷纷找到宗人府,请宗人令和两位宗正,向太后请求,让他们也能参一股。
于是有了今天的谈话。
“信王,三位王叔:你们手里的土地债券,不准备拿去辽东换地么?”张蔷开门见山地问。
四位王爷对视一眼,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土地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几位王爷可是见识过这位铁血太后,对宗亲毫不留情地举起过屠刀的,在她面前,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或者少说话,免得被她抓住错处,王位不保。
但不回答也不行,信王只得出头问道:“太后……可以么?”
“怎么不可以?”张蔷道,“普通百姓都可以,没有不允许自家人发财的道理。”
“太后,本王买的债券,可是十万两!”周王不放心地强调道,“换成土地的话,五十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