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张族长,带着黄师爷,一路赶到京师,直接去到阜财坊张十五的府邸拜访。
路上,他才打听到,这位黄绶黄师爷,竟然是黄知州的堂叔,考中秀才后,在功名上再无寸进,到了四十多岁,只得跟着侄儿混。
在城南阜财坊,城投集团为张十五父子,修建了一座前后五进的大院子,前院临着城面大街,后院临着城墙根儿,如此大的院子,张十五父子两人哪里住得了。
刘鸣谦提议,将前后临街的院子隔出来,改成铺面租出去,张家父子坐在家里收租金,连张蔷每月给的供养费都省了。
张狗儿已经改名为张敬,在燕京大学读书,张十五一个老农民,一生劳禄惯了,一歇下来就浑身不自在,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都给拔了,改成菜地,每日里都要下地干活。
种出来的蔬菜,父子俩,加上家里的十几个仆役,也吃不完,先是兴冲冲地给女儿我外孙送去宫里,每次入宫,都要等半天,手续繁琐。
后来,张泉直拉叫宫里的采买,按时到他家里收菜,付的菜钱,比市场上高两成。
老爷子挣了钱,种得更起劲了,将各进院子里的空地,边边角角都种上了菜,连累得家里的管家、婆子、丫鬟小厮,全都要跟着他种地,还要用大粪浇地,搞得家里臭气哄哄。
在花园的水池子里养鸭,还养鸡,捡了鸡蛋来卖……就差养牛羊了!
有一次,平安带着四位伴读,高高兴兴来外祖家玩,一进大门,众人就被臭气熏得干呕不已,只好落荒而逃。
张蔷只好亲自出马,带着张泉、张胜和几十名内操军士兵,将各院子里的菜苗全都拔了,只保留花园里的菜地。
池子里的鸭子,笼子里的鸡,全都处理了,又请了一位花匠,在各院子里种花。
并警告张泉:“以后不准宫里人,来张家买菜,老爹种的菜,也不准拿出去卖,只准在家里吃!”
张十五被女儿的气势吓住,眼睁睁看着他种下的家业,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他却不敢出声。
张家总算干净起来,张十五每日里,除了在花园里干活,最大的爱好,就是去茶馆里喝茶听书。
前院被隔开后,张府的大门,就开在了胡同里。
张族长领着黄师爷,来到门房,被门房直接带到了后花园:“我家老爷正在浇地……”
张蔷并没有给张十五封爵,她决定等平安亲政后,亲自给张敬封爵,以拉近舅甥二人的关系。
黄师爷惊讶地看见,当朝秉国太后的老爹,小皇帝的姥爷,正挽着裤腿,弯腰从水池子里舀水,显然正在浇地。
“十五,你弄啥呢?”张族长远远地喊道,“来客人了,找你有事。”
张十五抬起头望过来,见是族长,脸上堆起欣喜的笑容:“族长,你咋来了?春耕大忙的……”
张族长领着黄师爷走过去,看见园子里绿油油的红薯苗,惊讶地问:“我那儿的红薯刚下地,你这里的苗都长这么高了?咋弄的?”
张十五就着桶里的水洗了手,一边在衣襟上擦着手,一边走上来:“这个啊,是从英国公家学来的法子,在三月初,将红薯辅在炕上催芽,待四月天气暖和后,再连薯还苗,移栽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