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上山下乡(1 / 2)

工地这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现在人手已经差不多了,再多对于实质上的工程进度也没有太大影响了。

就像之前网上有一个小明滚出去的段子一样,不是人越多越好的。

具体的内容记不清了,大意是

课堂上,老师为了说明“人多力量大”举一个例子,一个工程,100人干,30天能干完,200人干呢?15天就能干完。

这时候小明站起来说道:

“老师,照这么说的话,400个人的话7天半就能干完,1000人的话3天就能干完,3000人的话一天就能干完,人的话一个小时就能干完,人一分钟就能干完,人一秒钟就能干完。”

老师:“赶出去!”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但是对于轧钢厂建筑队这个不算十分正规的建筑队来说,目前的人手,已经到了管理上限了,再多的话,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反而得不偿失。

毕竟,轧钢厂建筑队,是一个半吊子,就跟当时刚成立的文工队一样。

……

就这样,晃晃悠悠的,又过了一年。

这天,孟凡下班回到院子,被门口的三大爷拦下了。

“孟凡啊,晚上吃饭完,听招呼,要开全员大会,传达街道办的通知。”

三大爷闫埠贵对孟凡说道。

“好的,三大爷,对了,传达什么消息知道吗?”

孟凡问道。

“听说是关于上山下乡的最新政策要传达,具体的我也说不好,待会儿街道办的人过来宣布。”

三大爷之前倒是听一大爷念叨一句,不过具体的他也不清楚。

“好的,我知道了。”

孟凡心想,关于上山下乡的,还是在这个时间段,那准是关于强制上山下乡的事情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外加课本上讲述的不具体,导致大部分人都以为上山下乡是刮风时期兴起的,实际则不然。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关东的北大荒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

团中央书记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

种花家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把这群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