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
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
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
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八年中举,进入仕途。
次年,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
鄂尔泰官运的转机是在雍正继位之时。
雍正元年,被钦点云南乡试副考官,旋即又授江苏布政使。
雍正三年,拜广西巡抚。
雍正四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与张廷玉等同受遗命辅政,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历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子太傅,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
乾隆十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谥号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
鄂尔泰实施的改土归流,特别是对苗疆的悉心经营,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使清政府对西南边疆的统治大大加强。
雍正帝评价其“功迹实非寻常可比”,是乾隆皇帝以诗为纪、终身怀念的“五阁臣”之一。
着有文集《西林遗稿》、诗集《文蔚堂诗集》等。
雍正帝编着的《朱批谕旨》,收有《鄂尔泰奏折》,汇集了他在云贵广西总督任上的奏疏。
康熙十九年,鄂尔泰出生。
他的先人早期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世管佐领。
祖父图彦突官至户部郎中,父亲鄂拜曾任国子祭酒。
康熙二十五年,鄂尔泰六岁入学,攻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文,练习书法,十六岁应童子试,次年中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中举,即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