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回到梨乡沟,把房间让给两个孙子。
王学义心疼却也无奈,还好,十年结束,紧接又迎来改革、开放,风气放松。
在周兴然的建议下,王学义出钱租了一间屋子给王家柱开了一家小超市,就在大杂院旁边。
这间屋子从中间用布帘一挡,前面卖东西,后面放了张小床,可以住人。
没想到,就是这一间小小的超市,竟然越做越火,王学义买平城078的钱,大部分都是王家柱挣下的。
王家柱在文曲市能挣钱、有地方住,再也不会给儿子拖后腿了,他自然就不往梨乡沟跑了。
因为即使王学义出息了,村人依然爱欺负他,阴阳怪气的说些酸言酸语,让人抓不到证据,王家柱又没自虐症,自然不想回去。
王家柱不在梨乡沟,王学义也不会往梨乡沟跑,他和周兴然见面一般都在文曲市。
只是隔个一两年,王学义会亲自提着东西去梨乡沟看看周富章、李琴美,即使不回去,也会托人给他们带一份节礼回去。
除此之外,王家和梨乡沟断的很干净。
周兴然这些年在梨乡沟又是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是建厂,王家全部放弃,不参与其中。
开超市的这几年,王学义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当初周兴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这间铺子买下来。
王学义听劝,可王家柱不舍得,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花掉这些钱,三个孩子还要不要养?无法,最后是租的铺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超市火了、挣钱了,房主不乐意了,撕毁合同,一次次的加钱,不给?那就滚。
王学义再想买,房主不愿卖,他知道这铺子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怎么舍得一次性薅光。
王家柱后悔不迭。
转机在去年6月份,领导批准了《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有城镇户口、住房困难的居民可以申请建造住宅,每人限20平。
王学义一收到消息,就花钱上下打点好了关系,拿到了建造许可证,地皮就买在超市旁边。
王家柱虽然没有城镇户口,但王学义一家五口有,以他们五人的名义,共申请了一百平,一平就要100元,还没算上建房子的钱。
花销甚靡,但总算摆脱了房主的钳制。
王学义和周兴然关系亲近,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早在周兴然一次次出手帮扶的情况下,王家柱建议两人拜把子,结为义兄弟。
周兴然和王学义不置可否,不管有没有拜把子这道程序,都不影响他们的感情,既然世人重视,那就走一遍程序。
两人既结为了义兄弟,对彼此父母、妻儿照拂都是应该的,甚至两人的亲属也应彼此互相照拂,王学义过年过节拜访、给周富章夫妇送礼就是因为这个。
周李氏去世,王家有义务去,王家柱和叶书雪也不推脱,立马收拾好东西赶回梨乡沟帮忙。
王学义的声音还在继续:“这种事情伯父肯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稍微算算就知道你的到站时间,果然让我接到了。”
“大冬天的做什么船?水面上能冷死人,还是坐车舒服。”
提到车,王学义兴奋的拍了拍方向盘:“兴然,你研究出来的这车真不错。”
周兴然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还得多谢你照拂我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