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起事(2 / 2)

“是,末将领命。”

待到几人走后,永乐帝总觉得不太稳妥,毕竟萧翊衍和白震天翁婿俩手中紧握四十万军队,一旦联合起来,这几队人马怕是根本就不是对手。

“传朕命令,从镇东军和镇南军中各抽调十五万兵马,守在青州城。”

青州是洛京城得最后一道防线。

几位朝中重臣顿时一惊,连忙劝阻:“陛下,万万不可啊!

三国本本就对我们西玄虎视眈眈,这一次内乱,他们更是隔岸观火,巴不得咱们鹬蚌相争,他们好渔翁得利,届时定会将咱们西玄分食干净。边境有大军守卫,他们的狼子野心才有所收敛。

贸然将大军调走四分之三,他们定会趁虚而入,西玄危矣。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一众朝臣跪下了一大半。

“朕意已决,休要多言。”

永乐帝此刻根本听不进劝,满脑子就是不能让萧翊衍攻入洛京城。

之前劝谏的老臣将头顶的官帽一摘,老泪纵横:“陛下,您当真要一意孤行吗?老臣今日就是死在这大殿上也要劝阻您做错事啊!”

永乐帝不耐烦的广袖一甩:“你要死没人拦着,哼!”

那老臣心如死灰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官帽一丢,朝着诸位朝臣一鞠躬:“老夫言微,诸位,西玄就拜托各位了。先帝,微臣来陪您了!”

“砰!”

那老者一身朝服,径直撞死在大殿的龙柱上。

与他交好的朝臣无不悲痛大哭:“林阁老......\"

\"陛下,望您看在林阁老死谏的份上,收回成命吧!”

“收回成命吧,陛下!”

永乐帝并未动容,反而指着他们破口大骂:“迂腐!”

“退朝!”

随后袖子一甩,直接走了。

看都没看倒在血泊中的林阁老一眼。

即将到达邴州的小道上,白长宁和沛儿一身男装打扮,同行的还有白彦。

“小妹,咱们就快到邴州了。”

“是啊,娘亲他们已经到了,只剩我们几个了。”

“小妹,好在你有先见之明,将府中众人的卖身契都还给了他们,还给了丰厚的银两,让他们连夜回了老家,否则永乐帝发起疯来,指不定会如何呢?“

“唉,到底是有些不舍的,但目前为止,遣散是最好的办法,否者那么多人一起上路,目标太明显了。”

饶是他们,到达这里之前,都躲避了好几拨永乐帝派出的爪牙。

“好在祖母和大嫂她们都提前安排走了,否则真的很危险。”

还未到城门口,就看见一行人守在那儿,为首的赫然是萧翊衍。

此刻的他一身银色铠甲,端坐马背之上,威风凛凛,恰似一位战神。

当看见骑马而来的白长宁时,顿时打马迎上前。

随后白长宁只觉得身子骤然离开马背,下一秒已经在熟悉的怀抱之中。

他身后跟来的白瑾打趣道:“小妹,你可算来了,妹夫都快急死了。出去迎了你们几次,可都没碰上。”

“路上有围堵,我和四哥是从隔壁的宣州绕道过来的,想必错过了。”

眼见萧翊衍的手缠上自己的腰肢,白长宁生怕他在大庭广众之中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赶紧伸手在他腰间的软肉上掐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头顶上的男人语带委屈:“小没良心的,罔本王这么多天想你想到茶饭不思。”

萧翊衍很少说情话,猛地一说,白长宁都不知道怎么接,只顾着脸红了。

“说谎也不打草稿,我倒是瞧着你气色不错,脸也圆润了不少。”

萧翊衍抓起她的小手,放在自己胸口:“你必定是看错了,不信你摸摸,身上都消薄了。”

白彦见状,赶紧捂着自己的眼睛,哇哇大叫起来:“少儿不宜,少儿不宜,我说你们俩也太心急了吧,好歹回屋再说啊!”

“四哥!!萧翊衍,都怪你。”

白长宁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不用照镜子都能看知晓她此刻的脸颊有多红。

娇嗔着推开萧翊衍,径直逃进了城。

萧翊衍这边没了后顾之忧,命令军队即刻朝洛京进发。

原本他早该拔营的,,可放心不下白长宁。

他所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每入一城,绝不伤害城中百姓。

遇到自动请降的太守和守城军也是直接纳入麾下,不会惩戒。

可以说他一直是以德服人,治下也是恩威并重,遇到不听军令的,直接公开处刑。

白瑾和白烨跟随军前行,白长宁和白彦保障后方补给,配合的默契无比。

青州城,前往洛京必经的城池。

永乐帝新任命的骠骑大将军郭开率领三十五万兵马镇守在此。

他已经在陛下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若是没有挡住翊王的军队,他便以死谢罪。

可以说,青州城若是失了,洛京城便也快了。

倘若让萧翊衍踏了过去,洛京城危矣。

萧翊衍并未掉以轻心,在青州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郭开不同于之前遇见的草包将领。

他是一名真正久经沙场的老将,本来早就卸甲归田,可今日永乐帝无将可用,不知用什么方法将他老人家重新请了出来。

再说青州城的军队足足有三十五万,萧翊衍手中满打满算只有二十二万。

硬刚非但损失惨重,还很有可能落败。

再者,青州城易守难攻,若是强攻,必败无疑。

营帐中,白瑾提议:“要不让爹率军从北方过来,到时候两方夹击,还怕拿不下这青州城吗?”

这一提议立刻被萧翊衍否决。

“不可,北漠如狼似虎,岳父一旦率军离开,北漠必定会趁虚而入。届时西玄内忧外患,百姓们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要说南陵和东凤还在观望,权衡出兵的利弊,那北漠根本不会考虑,一定会第一时间出兵。

一来两国之间积怨已久,二来,北漠前阵子,粮食紧缺,有这么一个烧杀抢掠的机会,他们势必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