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栽的早稻过了半月,已是扎稳根脚了。
同秧苗生长一样顺利的,是于仁义几人正在建造的新宅。
小满这日,他们的新宅就要上梁了。
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到了,也预示着平江府的降雨开始增多。
淅淅沥沥地小雨连绵不绝,下的农人焦躁,生怕把地里好不容易扎根的秧苗给淹坏了。
李清和也三两日的得穿上蓑衣戴着斗笠去查看一番,得随时盯着田里的水,不及时放水,秧苗就白费了。
不过于仁义几人新宅的上梁日天倒是放了晴,早起就是天光大亮,灰蒙蒙的雨珠已经消失了,只有笑容挂在于仁义六人的脸上,来庆贺的宾客更是心情愉悦。
今日扛梁的是李福与唐明,两人身形高大,外貌亦无残缺,六人商量的结果就是他们俩扛梁进屋。
他们虽然算是初来乍到,可因着谢俞几人,倒是跟村里人早早就熟络了起来,故而今日上梁,来庆贺的人还不少。
宴席是陈力跟于仁义操持的,没有请做菜的师傅跟帮厨,都是几个人买了菜食自己做的,每桌是三荤两素一汤,共三桌。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时节常吃苦菜,这是一种野菜,在这季节吃最是清火爽口,此次宴席上也有一盘,十分受欢迎,不过孩子们不大爱吃,还是肉食最得他们心。
宴席散去,桌上的菜食基本没有剩余,李清和帮着把碗筷清洗、收起,谢俞则在清扫院落。
于仁义几人的新宅建的宽敞,最多的就是屋子,剩下的就是空地,其他什么多余的也没有。
“我觉着你们这院子好歹得种棵什么树,空落落的,像个临时落脚的地。”洗着碗的李清和跟一旁的唐明提议道。
“不急不急,这院子我们还得住多少年呢,慢慢规整。”唐明摆手回道,手上的水珠甩在了唐成脸上,对方冲他回敬了个白眼。
“主要也是忙不来,地里还许多活得干呢,等什么时候歇下来了,再看看打些桌椅板凳,如今我们房里,都只一张床!还不就先凑合住着。”蓝树木接上话茬。
“说的是,慢慢添补着来,有什么缺的若是村子里没有,就跟我或是清和说一声,哪日我们俩去镇上或是县里进货的时候给你们带回来。”谢俞扬声说着。
“诶好嘞,谢谢嫂子!”李福年纪小些,喊人倒是利索,应答的痛快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