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何我们不大胆跨出这一步呢?虽然艰难,但是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我相信百姓日子会变好。”
“华夏百姓是天下最勤劳、最聪明的百姓,他们不该过得如此凄惨,他们应该过得更好。
我们在座的人,主要是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让大家付出就有回报,犯罪必然受到惩罚,不能因为他是官员就特殊对待,更不能因为他是普通百姓我们就漠视生命。”刘恢一边说,眼角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因为他看到了中原百姓的凄惨,也看到了宫廷的冷漠,上层对下层百姓高高在上的冷漠。
“慈明公说的也是实话,眼下我们步子是迈得大,中原百姓一时不适应,我们推出任何一项新政都是全新的,为何不趁接收中原时,全面深化推行下去呢?”
刘恢的话让不少人心中有些感触。
贾诩说道,“对于中原百姓来说,小改和大改并无区别,既然如此,还不如彻底变革呢?
殿下想带着大家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何尝不是让我们子孙过得更好?谁愿意天天如履薄冰的生活着?谁愿意打仗做事天天担心功高震主?
如果这样推行下去,不出二十年,华夏会十分强大和团结。
最近辽东不少人在研究人性,强迫大家做的事往往会迎来巨大反弹,人性最基本的就是都想好好活着,一个健康美好的国家,谁愿意去破坏他?这远不是洗脑强行把大家绑在一起可以比的,因为大家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在哪儿?”
贾诩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刘恢,因为他感触太深,以前的自己只想安全的苟活着,他几乎长时间活在恐惧中,当官怕人嫉恨自己,而到了辽东,逐渐发现,这里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他时常和老师阎忠喝酒时说,如果在朝廷,他早就故意犯错把自己贬下去了。
“我也赞同,我们在座的人已经得到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华夏现在 ,只要有能力就能出头,这里没有那些虚伪的桌上敬酒,也不搞私下送礼那一套。
只要培养好子孙后代,还担心子孙后代活不下去?何况,华夏现在福利不少。”作为政务院长,荀彧早就有了很强的大局观。
“支持,这是有利于华夏未来的大事。”崔琰接着说道。
“十年来,我田丰话最多,得罪的人最多,然而,我还能好好活着,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如果此策推行下去,百年后的华夏我不敢想象。”
沮授也赞同道,“这几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原来高句丽和扶余百姓,现在过得都很不错,他们早已经忘记高句丽王和扶余王了,对他们而言,谁能让他们更好活着,他们才会信任谁。
十年时间,华夏从辽东弹丸之地,人口不足三十万,发展成今天人口近三千万,地域横跨大汉和草原,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开放包容吗?
这一步一旦走扎实了,未来的华夏将成为世界的中心。”
“同意…”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