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育贤为重(2 / 2)

他神情激动,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那光芒仿佛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在燃烧。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犹如洪钟般在教室中轰然响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诸生,自今日始,尔等已踏上传承大明文化之宏途。此途非为平凡之道,实乃荣耀与责任并济之光辉坦衢。

望尔等皆能怀赤诚之心,潜心钻研,勉力向学,为文化传承之薪火,如星火点点。

待星火渐成燎原之势,使大明文化于尔等之手,绽放绚烂华光,照耀悠悠青史,令其永不湮灭,世代流芳!”

第一堂课,授课的是位在画坛颇负盛名的画家。

画室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笔墨纸砚在画桌上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一样都摆放得规规矩矩,仿佛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透着股待命的肃穆劲儿。

画家从容地走到画案前,站定,瞬间,他周身的气场都变了。眼神变得极为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隐去,进入了只属于他和艺术的世界。手中的画笔,宛如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舞者,在洁白的宣纸上尽情舞动。

只见那画笔先是轻轻落下,细腻的笔触如同山间悄然流淌的小溪,缓缓勾勒出线条,那线条仿佛有了灵魂,一点点在纸上蔓延。

紧接着,画家手腕一转,用力挥洒,大片色彩便如天边骤然绽放的绚丽云霞,在宣纸上渲染开来。

随着画笔不停舞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如同从沉睡中苏醒般,逐渐在眼前清晰呈现。

画家一边沉浸在创作中,尽情展示着令人惊叹的绘画技巧,那每一笔都像是经过无数次雕琢的艺术品;一边还不忘耐心讲解,深入剖析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仿佛一阵春风,带着温暖与滋养,轻轻拂过学生们的心田。

学生们早就听得入了迷,眼睛死死地盯着画家的一举一动,那眼神,就像饥饿的人看到了面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要点,“沙沙”的书写声,在安静的画室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学生们对知识表达虔诚的赞歌,在空气中一圈圈荡漾开来。

整个画室都沉浸在这股浓厚且热烈的学习氛围之中。

然而,课堂的平静如同一面平静的湖水,很快便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波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在一次诗词课上,老师正沉浸在诗词的美妙意境中,为学生们讲解着古人诗词里的精妙之处。

就在这时,“噌”的一声,一个学生猛地站了起来,他的动作迅速而突兀,仿佛是平静画面中突然闯入的不和谐音符。

只见他满脸疑惑与急切,大声地质疑道:

“先生,吾等研习这些古诗词,究竟有何益处?其能切实助吾等谋取钱财乎?能于生活遇困厄之时,赐下解决之法乎?”

这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教室里炸开了锅。

同学们的目光纷纷聚焦过来,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则陷入沉思。

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这时,林羽听到动静,快步走进教室,神色平静却又透着几分威严,仿佛一座沉稳的高山。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提问的学生,缓缓说道:

“同学,诗词确乎无法径直予汝财富,此乃不争之事实。然其能令汝之心境更为丰饶、坚毅,恰似沃腴之壤,滋养汝之灵魂。

当汝遭逢挫折,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便如注入一股磅礴之力,使汝于困境之中,亦能坚守不屈,砥砺前行;

当汝倍感孤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句,宛如一束温暖之光,让汝知晓,纵处天涯海角,亦非茕茕孑立,远方自有他人,与汝共赏此轮皎洁明月。

诗词,实乃吾民族之精神脊梁,是勾连往昔与未来之津梁。其承载着先辈之智慧、情感,其价值之高,岂可用金钱度量?此乃吾民族最为珍贵之瑰宝,是流淌于吾辈血脉之中,熠熠生辉之精神财富。”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仿佛时间静止,随后,如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那个提问的学生也红着脸,犹如熟透的苹果,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

文化传承培训班恰似一艘于知识与艺术瀚海稳步破浪前行的巨轮,在时光的长河中,悄然推动着学生们如蓬勃新绿般茁壮成长。

日复一日,学生们的进步堪称惊艳,宛如春雨润泽后的春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生命力,节节攀升,绽放出属于青春与求知的绚烂光彩。

终于,备受瞩目的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盛大启幕。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各界人士纷至沓来,似是被一场神秘而迷人的文化盛宴所吸引,每个人的眼眸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步入展厅,一幅幅书画作品如熠熠生辉的明珠,瞬间牢牢抓住众人的视线。

其中,有的画作笔墨雄浑,恰似滚滚东逝的滔滔江水,以一种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仿佛能将观者卷入那汹涌澎湃的浪潮,让人真切感受到笔墨间蕴含的震撼心灵的强大力量。

而有的作品则细腻婉约,犹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涓涓溪流,笔触轻柔细腻,每一处勾勒都透着温婉动人的韵致,宛如低声倾诉着一段段缱绻柔情的故事,令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柔美的梦幻之境,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舞台之上,戏曲表演正以一种独特的魅力拉开序幕。

演员们甫一亮相,那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韵味,便彰显出深厚的功底。

一招一式,皆精准而富有韵味,仿佛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将那些尘封已久的古老故事,以一种鲜活生动的姿态,重新演绎在众人眼前。

他们细腻的表情、精湛的技艺,使得每一个角色都跃然台上,仿佛带着观众一同穿越时空的隧道,领略着岁月沉淀下的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紧接着,诗词朗诵在舞台上深情奏响。

朗诵者们饱含着对诗词的热爱与敬畏,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将诗词中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宛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交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激昂之处,如雷霆万钧,直击听众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低缓之时,似微风拂过静谧湖面,泛起层层温柔涟漪,轻柔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沉浸在诗词营造的深远意境之中。

台下的观众完全沉浸在这场如梦如幻的文化盛宴之中,随着表演的精彩推进,他们的情绪被一次次点燃。

每到精彩绝伦之处,喝彩声如雷贯耳,响彻整个会场,掌声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绝,久久回荡在活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是对这场文化盛宴最热烈的礼赞。

人群之中,一位身着华丽朝服、气质卓然的朝廷官员,被眼前精彩纷呈的景象深深触动。他目光中满是赞赏与期许,微微颔首,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此辈后生,实令人另眼相看!大明文化复兴之望,全系于彼辈之身。彼等,必成大明文化来日之坚实脊梁!”

在台下的一隅,林羽与苏瑶静静地伫立着,他们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舞台上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眼神中满溢着欣慰与自豪。

此刻,他们仿佛看到了多年来悉心培育的幼苗,历经风雨洗礼,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

他们的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满足填满,那些为培训班默默付出的无数日夜,仿佛都在这一刻,幻化成了最璀璨、最美好的回应。